拜访陈亚才

拜访陈亚才
陈亚才跟三位毕业生谈教育、人生

Sep 11, 2010

第十二天 麻坡

钢铁向日葵
(撰写 陈抿川)
刚到麻坡的我看的不是四周围的景物,而是别人家屋顶的天线。麻坡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屋顶的天线,那里的天线都很高很高,我想是不是这里收线不好,不过这里没有高楼啊,我留意了很久最高都不过5层楼高,怎么可能收不到线呢?
下巴士一会儿,孙秀燕老师到了,我们把大背包搬上车,等不及就问老师为什么这里的天线都那么高?老师笑着告诉我们说,这是因为要接收新加坡的节目,所以把天线弄高了。喔,心里的疑惑解开了。
到了学校,入口处到校园建筑要走一条很长很直的道路,让我们都感到很惊讶,好比进入了大学这样,感觉真的很不一样。我们把背包搬到老师宿舍去,因为我们今晚会住在老师宿舍。过后孙老师带我们参观校园,刚好遇到校长,校长让我们在他开会后才拜访他。
走着走着我们仿佛听到有同学在唱歌,我好奇的走快几步想看个到底,发现原来有位同学在柳树下练唱,另一位同学则在弹吉他,那场景真的很棒,是在我们的学校看不到的。一个很轻松、很自在的场景,真的是一所理想学校需要有的东西,制造一个空间给学生发泄或休闲,这真的很不错。
“校长出来了”!孙老师说。陈维武校长真的很高,这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。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,校长跟我们分享他在美国留学时候的情形。真让我们难以想象,他竟然到物理教授的房间敲门说要当教授的助理,那时候的他也不是物理系的,只是他对物理有兴趣,到后来才转到物理系。当他告诉我们这个举动时我感觉很疯狂,不过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去尝试和接受新东西。我也可以感觉到校长很敢于探索而且很有活力,我们拜访他的时候已经午后4点多了,他好像不会累。真的很佩服也很感恩他愿意抽空陪我们3个黄毛小子谈话和分享。
晚上时我们邀孙老师到我们的房间谈天,想了解老师去西藏的过程,老师敢一个人到西藏去背包旅行真了不起。她还说看过我们没看过的葬礼-------天葬。
秀兰今晚竟然查到她得了逢甲大学的奖学金,每年12万台币。今天她的手机投河自尽了,我们都开玩笑说得到的奖学金可以买回几十架她的手机了哈哈。




麻坡——让我悲喜交加
(撰写 陈秀兰)
这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,我的手机就这样被麻河“吞噬”了,想忘也忘不掉啊!当我还在埋怨老天为何这样作弄我时,我突然收到获得逢甲大学12万台币奖学金的消息,心里顿时雀跃万分,一时间忘记了手机遗失的烦恼。
中化中学让我大开眼界。这所学校是典型的郊区中学,校园的格局比较像学院或是大学,学校范围空旷,学生活动的范围也较多,学校设备也很完善,教师资历也相对较高,而且学习资源也很丰富,加上有位开明的校长,这里简直是棒到没话说,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中学生活啊!只可惜我的中学时代已经过去了,不然我可是会考虑来这里报读呢!
我常在想,若我在典型的名校就学,那会是怎么样子呢?想必是成绩优越,同时活跃于课外活动的吧!可惜这只是我本身的凭空想象,事实是否如此我可就不敢肯定了。不过很确定的一点是,因为在劣势环境下的磨炼,我学到了凡事靠自己争取的能力。尤其是在学习资源极度缺乏时,唯有通过自己亲身争取,才能更懂得珍惜事物得来不易。不像在名校,学习资源丰富,学生只需坐着等老师分配笔记及习题,反而不懂得珍惜,不知这一切得来并不是理所当然。所以,一般学生因此缺乏质疑能力,不懂得判断学习资源的准确性,通常被称为“懂得备考”的学生,即一般所说的“考试机器”。
许多长辈常说,出到社会工作,老板要的不是会听话的员工,而是懂得分寸、拥有判断能力、能做事的下属。如今21世纪,许多工作慢慢地被电脑所取代,千篇一律的工作,只需要一套电脑系统就能搞定,而现今教育制度所培养的学生,不过是会复习课文笔记考取好成绩的新生代,那何来思考判断能力,何来创新能力呢?
拜访孙秀燕老师,打开了我对人生的不同视野。听她叙述自己流浪的事迹,去过了尼罗河,一条生老病死的河流,还曾经到印度“垂死之家”当过义工,简直是让我难以想象。比起里头精彩的流浪行程,我更佩服的是她过人的胆量,毕竟一个女生要在陌生环境生活可是不简单,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超强的适应能力。我欣赏她随性自在的个性,好似任何苦难都难不倒她,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,是我应该向她好好学习的地方。
这趟旅程的收获不少,也让我理解,其实自己有很多优点,只是常常被缺点给蒙蔽了双眼,看不清自己的优势,正好通过这次的旅行能让我“取人所长,补己所短”,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